因應bnt疫苗將抵台,12歲到17歲學生族群將採造冊方式;其餘疫苗將優先提供有到預約平台登記意願,且尚未接種過疫苗的18至22歲民眾施打,根據平台統計,約有100萬人符合資格,而原本規劃,剩下80萬劑會給1到10類尚未接種第一劑的民眾.
.
早說了,這從一開始就是假議題.
.
先是低能卡大嘆自己被政府放生,成為疫苗孤兒,實在很心涼,然後是ptt大叫「到底要被插隊到何時」、「上班族跟老人排在年輕人後面,偉哉」、「給最健康的打bnt?」
.
神父昨天才說過,19歲如果納入,80萬BNT一般人恐怕就沒得打了,怎麼做都會有人吵,怎麼做,都會被罵,我們可以從這兩篇中時新聞,看出什麼叫操作對立,撕裂社會,為反對而反對.
.
「19歲疫苗孤兒」始終是假議題,一群人跟在後頭炒,炒完全相反的東西,一邊喊19歲,一邊喊自己沒得打,好像19歲能打了,自己也有得打,事實上,各個年齡層都是互相排擠的,你要先打,就會有一群人打不到.
.
當每個人都只想搶著自己拿的那部分,拿不到人的厭惡,也不會有人承擔,最後,就是在罵政府罷了,不管怎樣,就是我要拿,拿了以後會有什麼後果,造成誰的損失,我也不會去想,我只管想到著打到疫苗就可以了,那是你們自己的事.
.
至於統媒,先挑起19歲的剝奪感,再去挑打不到bnt的人厭憎感,像這種媒體,和柯文哲一樣,基本上沒什麼主張,就是讓社會更亂,癱瘓台灣.
.
只能說,這種無責任處理公眾議題的心態,其實就是民粹,政府怎麼做,都會是父子騎驢而已.
.
對於那些英系(自稱)立委來說,贏得那些替年輕人爭取疫苗的光環之前,請先想著後面的代價,那就是會造另一群年輕人口的不滿,在幹這種影響既定政策的事情,一開始就要負起責任說明清楚,而不是什麼鍋都甩給指揮中心,把陳時中當成萬應公,出事了,就躲起來,凡事,都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,思考淺薄,看不出後面的影響,瞻前而不顧後.
.
以為這樣就可以滿足中間選民了,以為跟著喊就能不用被討厭了,搞半天,迴力鏢打到自己身上.
.
現在,請你們為自己「18~22歲優先打」的提議,負起責任,回應質疑的聲浪.
.
事實上,當每個人都胡亂反對的時候,那怎麼做,都是對的,現在開放18歲至22歲民眾優先打bnt,就是從原本保護學生的目的上擴展至大學生,給他們周全的保護.
.
當一個人喊,「19歲的命不是命?」然後他們分到了疫苗,就會有人喊,「是不把25-55的當人看就是了?」,當統媒下標「12~18歲優先打BNT 家長急死灌爆臉書為『這群人』請命」,接著,又變成這樣的標題「轉彎給18至22歲先打bnt 這群人轟政府:只顧選票」
.
這樣層層炒上去,看到有人打,就覺得自己不是人,統媒把情緒吵起來,18~55歲的全都吵成反政府,破壞每個人的公平性,進而拖垮台灣的防疫.
.
媒體口中的「這群人」是誰?恐怕是同一群白癡,或者由對岸的網軍來扮演的,他們可以是19歲,也可以是30歲,改天又變成55歲,坦白說,他們的行為,無腦的言論,真的是不用當人看待,因為自己就覺得自己不是人了,看到有人打疫苗,就崩潰,這種人和中國人的民族性一樣,就是所謂的玻璃心.
.
談論公共議題,不是靠自我中心,而是要靠同理心,爭取自己權益之前,也要思考顧及他人的權益,以及造成的影響,當每個人都嚷嚷著自己的「私平」,「公平」也就不存在了,拿到了好處,也不會讚美,也不會去面對反對聲浪,為受自己影響的政策,辯護幾句,這個就是只想要好處,而不盡義務.
.
老話一句,其他人不論老少,不用隨之起舞,不用急,照著順序排,大家一定都打得到,BROTHER.